典型文献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变迁(1990—2018):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及性别差异模式
文献摘要:
应用"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分析一个由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多期数据所组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库,考察了1990年至2018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模式.研究发现:第一,近30年来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变迁存在显著的时期、年龄和世代效应.在时期效应方面,201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性别角色观念呈现为持续地向传统"回潮"的趋势,而之后则开始掉头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角色观念变得越传统;世代效应则呈现"倒U型"模式,"60后"和"70后"群体的性别角色观念最为传统.第二,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观念总体而言比女性更加传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两性的性别角色观念逐渐趋同,而较晚出生的世代存在一定程度的"撕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而当下正处于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的第三次转型中.
文献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社会变迁;年龄效应;时期效应;世代效应;APC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愈晓;王金水;王旭洋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愈晓;王金水;王旭洋-.中国性别角色观念变迁(1990—2018):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及性别差异模式)[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04):76-90
A类:
B类:
中国性,性别角色观念,观念变迁,世代效应,性别差异,社会地位,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多期,期数,横截面数据,城乡居民,民性,变迁趋势,时期效应,拐点,在此之前,回潮,掉头,总体而言,两性,趋同,晚出,撕裂,念经,社会经济地位,社交媒体,第三次,社会变迁,年龄效应,APC
AB值:
0.3023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