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广西为例
文献摘要:
语言所具备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是其能够参与贫困治理的根本原因.在乡村振兴中,语言扶贫通过"通语"和"开发",可以提升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发展语言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现阶段,一方面需要从强化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发挥信息技术推普优势,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制定长远规划,整合力量资源等方面入手,继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另一方面需要从加强乡村语言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乡村语言文化产业等,保护开发语言文化资源.以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语言扶贫;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化产业
作者姓名:
李冬青;付妮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冬青;付妮-.语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广西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2(09):92-98
A类:
语言文化产业
B类:
语言扶贫,逻辑与实践,语言所,贫困治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乡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普,不同层次,供精,精准帮扶,定长,长远规划,整合力量,语言资源,保护开发,语言文化资源,扎实推动,语言能力
AB值:
0.2368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