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超压发育特征、成因及其控藏作用
文献摘要: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层超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差异分布问题,开展超压成因判识、超压演化模拟研究.利用实测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测井等资料和超压成因判识及超压演化模拟技术,分析超压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不同构造带超压成因机制及超压在纵横向上差异分布的原因,探讨超压发育演化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准南前陆冲断带超压在纵向上多层系发育、越深超压规模越大,横向上超压在山前带最不发育,褶皱背斜带最发育、斜坡区较发育.超压差异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区带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强度的差异.沟通深部超压层系的断层造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对该区超压幅度的进一步增大有重要贡献.超压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当强超压形成于储集层致密化之前,超压对深层储集层物性具有一定保持作用,拓展了深层—超深层的勘探深度;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和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超压泥岩盖层之下是油气规模富集的主要场所;在总体超压的背景下,超压强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油气富集与保存,压力系数以1.6~2.1最好.
文献关键词:
异常高压;超压成因;构造挤压;超压传递;油气成藏;前陆冲断带;准噶尔盆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鲁雪松;赵孟军;张凤奇;桂丽黎;刘刚;卓勤功;陈竹新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鲁雪松;赵孟军;张凤奇;桂丽黎;刘刚;卓勤功;陈竹新-.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超压发育特征、成因及其控藏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05):859-870
A类:
B类: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发育特征,控藏作用,对准,地层超压,超压成因,超压演化,测地,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测井,模拟技术,成因机制,油气藏,气藏形成,控制作用,准南,多层系,越深,山前,褶皱,背斜,斜坡区,压差,受控,区带,压实作用,构造挤压,深部,超压传递,传递作用,超压形成,形成演化,油气成藏,致密化,储集层物性,超深层,勘探深度,古近系,安集海河组,下白垩统,泥岩,岩盖,盖层,油气富集,压力系数,异常高压
AB值:
0.3320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