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页岩油甜点储层成因新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
文献摘要:
甜点储层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关键与核心,针对其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利用岩心观察与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测试等方法,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储层进行了剖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微米孔隙是页岩油甜点储层的必备条件,依其产状和组合,甜点储层可分为孤立溶孔型、连续溶孔型和混合连续孔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差异明显;微米孔隙主要为次生溶孔,其形成机理是有机酸源内溶蚀作用,与源外常规油气储层溶蚀作用具有明显不同的动力机制,为幕式超压充注溶蚀;CO2分压和碎屑颗粒产状对源内溶蚀作用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前者控制矿物的溶蚀,后者控制甜点储层的类型.源内溶蚀作用的提出,为页岩油甜点储层成因提供了新模式.
文献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储层;源内溶蚀作用
作者姓名:
胡延旭;韩春元;康积伦;李彬;吴健平;江涛;樊杰;叶大帅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 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准东勘探开发项目部,新疆 哈密 839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延旭;韩春元;康积伦;李彬;吴健平;江涛;樊杰;叶大帅-.页岩油甜点储层成因新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01):125-137
A类:
源内溶蚀作用
B类:
页岩油甜点,甜点储层,储层成因,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勘探,勘探开发,主控因素,形成机理,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录井,测井,对准,层进,微米,必备条件,依其,产状,溶孔,孔型,储层物性,物性特征,特征差异,有机酸,常规油气,油气储层,动力机制,超压,充注,碎屑,控制作用
AB值:
0.2367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