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1例冠心病射血分数降低合并心力衰竭并接受PCI的患者,根据术前心电图是否有缺血改变将患者分为心电图有缺血改变(A组)39例和心电图无缺血改变(B组)32例.另选取冠心病射血分数降低合并心力衰竭但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前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以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A组患者出院前的心功能提高3级者比例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65、7.58,P均<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NT-proBNP值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3.11、-2.14、-3.29、-2.03、-3.25、-2.04、-3.23、-2.05,P均<0.05),且A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NT-proBNP值均低于B组(t分别=-2.24、-2.05、-2.06,P均<0.05).A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VEF值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t分别=2.32、3.39、2.39、4.22、5.44、4.36,P均<0.05),LVEDD值均低于B组和对照组(t分别=-2.43、-2.63、-2.75、-3.88、-4.45、-4.85,P均<0.05).结论 PCI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心电图提示缺血性改变患者中效果更佳.
文献关键词:
冠心病;心力衰竭;介入治疗;缺血性改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葛婷爱;周逸丹
作者机构:
310009 浙江杭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葛婷爱;周逸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02):123-126
A类:
B类: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PCI,射血分数降低,心电图,无缺,另选,常规药物,患者出院,出院前,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改善心功能,缺血性改变
AB值:
0.158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