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际银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分析——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步的经济景气周期及成因.主流观点认为,国际银价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异于世界的重要因素.国际银价主要通过货币供给和汇率传递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即银价下降将中国与世界经济危机隔离,银价上涨又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经济衰退.实证分析表明,在货币供给渠道中,银行套利活动造成的白银库存变化,放大了国际银价波动对利率及物价的影响.与一战时期相比,货币供给渠道在20世纪30年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上海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也使汇率渠道对上海的影响大于中国其他地区.总体而言,国际银价波动导致中国的金融条件产生变化,在中国原有经济周期基础上延缓或加速拐点的到来.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危机与货币因素间的联系,也提示央行在应对世界经济衰退时,应充分认识发挥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作用的重要性.
文献关键词:
白银存量;外汇汇率;物价;经济周期;银本位制
作者姓名:
刘斌;张挽虹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 200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斌;张挽虹-.国际银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分析——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J].南方金融,2022(01):91-99
A类:
银价,白银存量,银本位制
B类:
传导路径,西方国家,不同步,景气,异于,货币供给,汇率传递,中国与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套利活动,银库,库存,利率,物价,一战,战时,国际市场,总体而言,经济周期,拐点,央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政策作用,外汇汇率
AB值:
0.3050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