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的书写及思考——师公韦锦利与民俗研究者合作的"实践民俗学"研究
文献摘要:
实践民俗学就是面向交流实践的民俗学.作为民俗研究者的笔者采用"请当地人说话"的田野作业方式与作为民俗传承者的师公韦锦利展开了对话交流实践,师公韦锦利围绕壮族师公文化馆以及相关学者、官员的交往经历撰写了个人叙事文本,笔者引用了"主体、主脑、主导"等系列学术术语列为题目,并将学术术语与当地人话语以尾注的形式予以辅助说明,章节题目与民俗传承者的个人叙事内容构建成一组对话."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是民俗志书写方式的一次尝试,邀请当地文化主体参与民俗志的表述,努力做到实践民俗学的理论与当地民俗内部知识的有机融合,使民俗志及其书写过程成为一次促进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自觉行动.
文献关键词:
实践民俗学;个人叙事;对话交流实践;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曲;王志清
作者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万州 404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曲;王志清-.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的书写及思考——师公韦锦利与民俗研究者合作的"实践民俗学"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03):1-7,24
A类:
对话交流实践
B类:
交流式,师公,民俗研究,实践民俗学,当地人,说话,田野作业,作业方式,民俗传承,传承者,壮族,公文,文化馆,官员,个人叙事,叙事文本,主脑,为题,题目,人话,尾注,章节,叙事内容,内容构建,民俗志书写,书写方式,文化主体,主体参与,努力做到,内部知识,民俗文化,文化自觉
AB值:
0.3117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