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第五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会议动态分析与展望
文献摘要:
20世纪上半叶,竺可桢等提倡气象科学的历史视角研究.气象科技史(简称"气象史")对气象科技发展和业务服务有重要意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简称"干部学院")2013年开启两年一届全国气象科技史会议,促进气象史研究和学科发展[1].2021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共同主办,干部学院承办,中国气象学会指导支持,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民航气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协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用"线上+线下"的云会议模式,使得这届会议具有特殊的气象史学史价值.全国22个省(区、市)气象部门以及高校院所等单位的70多家代表、累计800人次参加了大会.以"建党百年与气象科技发展史"为主题,更加突出百年尺度的思考和疫情中气象科技史发展动态.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陈正洪;杜舜华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史研究院,南京 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正洪;杜舜华-.第五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会议动态分析与展望)[J].中国科技史杂志,2022(04):630-632
A类:
LASG
B类:
第五届,气象科技,科技史,学术会议,动态分析,上半叶,竺可桢,历史视角,业务服务,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一届,进气,学术研讨会,史学会,承办,气象学,会指,海洋科学,科学系,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科学研究院,气象宣传,民航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协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云会议,史学史,气象部门,高校院所,人次,建党百年,科技发展史,百年尺度,中气,发展动态
AB值:
0.3701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