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文献摘要:
利用landsat影像数据和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研究合肥市热岛的时空变化,通过单窗口算法定量地反演2013年9月、2017年9月、2021年6月的地温数据.将地表温度标准化后采用密度分割法将合肥市划分为不同的温度等级并对合肥市热岛效应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88—2020年间合肥市年平均气温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合肥市年平均气温经历了1988—1995年的冷期、1995—2007年的暖期、2007—2015年的冷期、2015—2019年的暖期以及2020年的降温,呈现出冷暖交替的变化特征.但是从整体上看合肥市的气温仍表现为上升趋势.(2)合肥市城市热岛区范围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区及其周边工业区,即庐阳区、蜀山区以及瑶海区西南方向.在2013—2017年间热岛质心向东北方向移动,2017—2021年间热岛质心向西南方向移动.(3)植被覆盖度与城市热岛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植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热岛效应.(4)合肥市LST与人口、GDP增长趋势一致,2011年到2020年合肥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8%,GDP增长了1.76倍,同时期合肥市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5℃,高温区面积增加了73%.
文献关键词:
城市热岛;单窗算法: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钱丽;章霄文;程瑜
作者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建筑大学 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丽;章霄文;程瑜-.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06):95-103
A类:
B类:
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合肥市,landsat,影像数据,气象站,地面观测,观测数据,数据研究,口算,地温,地表温度,温度标准,密度分割,分割法,定性定量,年平均气温,温经,冷期,暖期,冷暖,工业区,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质心,心向,向东,东北方向,向西南方,植被覆盖度,城市热岛强度,LST,建成区面积,高温区,单窗算法
AB值:
0.3440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