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知识分子的困惑与启蒙的适切性——论《祝福》的深刻性
文献摘要:
很多公开课或已发表的课例都说《祝福》是"刻画祥林嫂以抨击封建礼教的"[1],这种认识大行其道,却又似乎使小说的深刻内涵过于简单化了.首先,这种认识只突出祥林嫂被动受压迫的一面,忽视了祥林嫂主动反抗压迫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既软弱又刚强的人物性格;其次,这种认识只看到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一面,忽视了祥林嫂主动遵从封建礼教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对封建礼教既抗拒又迎合的复杂心理;再次,这种认识使小说重要主人公"我"退化为一个纯粹的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没有把"我"放到一个事件的参与者和思想者的位置上,致使作为知识分子的"我"的思想困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最后,由于传统教学对祥林嫂的理解不全面,对"我"的分析又常常忽视,致使对小说主旨的探究难以触及其最深刻的层面:知识分子如何兼顾启蒙的正当性与适切性?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杰
作者机构:
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杰-.知识分子的困惑与启蒙的适切性——论《祝福》的深刻性)[J].语文学习,2022(05):65-68
A类:
B类:
知识分子,适切性,祝福,深刻性,公开课,课例,祥林嫂,抨击,封建礼教,大行其道,深刻内涵,简单化,受压迫,反抗,读出,软弱,刚强,人物性格,迫害,遵从,抗拒,迎合,主人公,纯粹,讲述者,放到,思想者,思想困惑,够重,主旨,触及,最深,正当性
AB值:
0.3078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