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看工农兵文学生产的路径与困境
文献摘要:
"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是进入工农兵文学生产"历史现场"的绝佳通道."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充斥着不少对业余作家创作道路鸣鼓而呼的文章,这类文章通过祛除文学神秘性的方式,激发了业余作家放胆创作的自信,并从阶级政党的角度赋予了文学更强盛的魅惑力.鼓舞起工农兵业余作家的创作热情后,真人真事写作的提倡又应运而生.真人真事写作实际上被赋予了现实革命工作动员的深意,但亦步亦趋的真人真事写作妨碍了文学典型的塑造,于是工农兵作家便会被要求竭力摆脱真人真事的局限,以便创造出具备永恒性价值的阶级榜样.真人真事写作存在的现实工作动员与永恒阶级榜样塑形的双重作用,可类比为"有经有权"的关系.作为工人作家最为熟悉的内容,技术生产描写的涌现则是真人真事写作逻辑的自然演化.在此过程中,粘滞于技术生产描写,使得作品不能深入展现人物的精神思想世界,被视为"见物(事)不见人"现象遭致批评.可回避技术生产的描写,既会弱化工人形象,还无法有效反映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化"乌托邦盛景".如此一来,技术生产描写便深陷于左右为难的困境."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表征出来的工农兵文学生产的路径及其困境,最终有助于激活人们深入认识"新时期文学"和"当下文学".
文献关键词:
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工农兵文学;业余作家;真人真事写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强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强-.从"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看工农兵文学生产的路径与困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01):129-138
A类:
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工农兵文学,鸣鼓,真人真事写作
B类:
文学生产,历史现场,绝佳,佳通,充斥,业余作家,祛除,神秘性,放胆,强盛,魅惑,鼓舞,舞起,起工,创作热情,深意,亦步亦趋,妨碍,竭力,永恒性,榜样,塑形,双重作用,有经有权,描写,写作逻辑,粘滞,神思,不见,遭致,工人形象,乌托邦,盛景,如此一来,深陷,陷于,左右为难,终有,活人,新时期文学
AB值:
0.2301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