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精准制定玉米田杂草防控措施,在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每隔7d调查杂草出现种类和出现数量并分析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有8种杂草发生,秸秆碎混还田的玉米田有9种杂草发生,杂草发生种类和主要杂草种类基本相同.杂草累计发生量在秸秆翻埋还田的玉米田最多,秸秆覆盖还田的玉米田最少.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模式玉米播种7 d后杂草开始出现,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玉米播种14 d后杂草出现.2018年3种模式杂草发生高峰均在6月21日.2019年秸秆翻埋还田模式杂草发生高峰在5月31日,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模式杂草发生高峰在6月8日.由此得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多样性的影响不大;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的玉米田杂草比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早出苗7d;3种模式下杂草发生高峰在相同时间或相差7d.
文献关键词:
秸秆还田模式;地表覆盖还田;碎混还田;翻埋还田;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
作者姓名:
王宇;郭玉莲;罗婵;丛克强;苏保华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哈尔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宇;郭玉莲;罗婵;丛克强;苏保华-.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03):38-42
A类:
地表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
B类:
秸秆还田模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杂草防控,碎混还田,每隔,7d,杂草种类,基本相同,计发,发生量,秸秆覆盖还田,玉米播种,杂草多样性,出苗,间或
AB值:
0.1054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