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合并感染的急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7 d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治疗前共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40株(70.18%)、革兰氏阳性球菌16株(28.07%)、真菌1株(1.75%),治疗1 d后共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37株(52.86%)、革兰氏阳性球菌25株(35.71%)、真菌8株(11.43%),治疗7 d后共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50株(63.29%)、革兰氏阳性球菌21株(26.58%)、真菌8株(10.13%),治疗前至治疗1 d后共30例(53.57%)患者菌株出现转阴或改变,治疗1 d后至治疗7 d后共19例(33.93%)患者菌株出现转阴或改变.治疗前至治疗1、7d后,病原菌耐药性未见明显变化,其中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的耐药性较低;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低,且未发现去甲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感染创面病原菌变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向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球菌转变为主,且治疗前定植菌种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比例高达70.18%,并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敏感性较高,临床治疗中可予以借鉴.
文献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变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中坚;林迪;罗良文;宋雪芬;余健雄;陈少娴;苏雁华;吴伟洪;李铭杰;张月琼
作者机构:
529300 广东 江门,开平市中心医院烧伤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中坚;林迪;罗良文;宋雪芬;余健雄;陈少娴;苏雁华;吴伟洪;李铭杰;张月琼-.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2(05):330-334
A类:
B类: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开平市,中心医院,合并感染,急慢性创面,创面分泌物,药物敏感试验,试验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转阴,7d,病原菌耐药性,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耐药,耐药菌株,兼性,厌氧,前定,定植菌,菌种,可予,创面感染
AB值:
0.2229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