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速串行接口全链路有效抖动模型与测试相干分析
文献摘要:
接口带宽是5G、AI、云计算等信息系统核心芯片的关键属性.简单扩展传输通道数目可成倍增加传输带宽,但封装与连接器引脚增加会导致结构难题,密集的互连线会恶化串扰,高速串行接口技术必不可少.在过去的10多年中,高速串行接口在传输速度和体系架构上有飞跃式的进步,从10G发展至112G/224G,这要求对传输过程中各种非理想因素的建模和分析更加精细,业界为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学.抖动是高速串行接口设计和应用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从全链路视角介绍超高速串行接口的有效抖动模型,并给出测试方法,为高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文献关键词:
高速串行接口;有效抖动;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全链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龙志军;张作群;陆小凡;丁学伟;欧阳可青
作者机构: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龙志军;张作群;陆小凡;丁学伟;欧阳可青-.高速串行接口全链路有效抖动模型与测试相干分析)[J].中国集成电路,2022(12):43-50
A类:
有效抖动,112G,224G
B类:
高速串行接口,全链路,相干分析,系统核心,关键属性,传输通道,通道数,成倍增加,传输带宽,封装,连接器,引脚,互连,连线,串扰,接口技术,传输速度,体系架构,10G,输过,非理想因素,方法学,接口设计,设计和应用,超高速,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
AB值:
0.3114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