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百年中国新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书写的嬗变
文献摘要:
百年中国新(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书写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时期,郭沫若进入新文学史的版图,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凸显,核心作家的地位在文学史秩序中并没有确立."十七年"时期,由于受到"鲁郭茅巴老曹"国家命名工程的影响,郭沫若成为文学史秩序中最重要作家之一,其文学成就受到重视,但阐释视角比较单一,带上鲜明的意识形态印记.新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史格局中的中心化特征仍然延续,文学成就也仍然得到高度评价,在具体作家作品的阐释上,摆脱了"十七年"时期的那种"意识形态化"缺憾,回归到文学本位,同时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倾向.
文献关键词:
郭沫若;文学史书写;阶段性嬗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古大勇
作者机构:
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绍兴文理学院 鲁迅研究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古大勇-.百年中国新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书写的嬗变)[J].郭沫若学刊,2022(01):28-34
A类:
阶段性嬗变
B类:
百年中国,中国新文学史,文学史著,写经,民国时期,版图,十七年,文学成就,带上,印记,新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高度评价,作家作品,那种,意识形态化,缺憾,归到,文学本位,文学史书写
AB值:
0.2957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