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学刊是全国唯一的以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期刊。自1987年5月创刊以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以赞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以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为动力,积极寻求同社会经济、文化契合点不断拓展研究新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备受国内外“郭研”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关注的刊物。读者对象:社科工作者、高校教师、郭研爱好者等。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05
国内刊号:51-1049/C
国际刊号:1003-7225
♦ 主要栏目:郭沫若与百年中国 郭沫若与先进文化 中外文化 作品研究 美学研究 文艺思想研究 地方文化 学术争鸣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
联系方式
主编:王锦厚
电话:0833-2271012
邮编:614000
邮箱:514089411@qq.com
地址:乐山市中区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内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2.lstc.edu.cn/

  202204期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3、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出版。

4、本刊从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

2023112日星期四

                   

 

《郭沫若学刊》稿约

201804期信息】

 

《郭沫若学刊》(1987年创刊,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7225;国内统一刊号:CN51-1049/C)是由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管、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主办、乐山师范学院和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办的唯一以郭沫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性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本刊常设主要栏目:生平思想研究、中外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史学研究、古文字研究、创造社研究、川籍现当代作家研究、郭沫若与同时代人、郭沫若研究述评、学术争鸣、佚文资料等,欢迎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来稿须知

一、来稿应具有学术创新性,符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

二、来稿请投至电子邮箱。

三、本刊采用三审三校制度,审稿周期三个月。来稿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有权对拟刊用稿件进行必要删改,

若作者不愿接受删改请在来稿时注明。

四、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五、本刊从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稿件采用后,即向作者寄送样刊并付稿酬。

六、来稿规范

1.篇名: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

籍贯、职称、职务、学位及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文章如属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3.摘要:文章应附100-300字的摘要,其内容应客观准确地反映论文主要观点。

4.关键词:每篇文章应选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

5.来稿请使用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所列文献应与文内相对应,一般集中列于文末。

①参考文献按在文中首次引用的次序,排列序号[1][2][3]…。文献类型标识为: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A]、网上期刊[J/OL]--。专著请注明原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时间、起止页码;论文注明原作者、标题、杂志名和出刊年月(含卷数和期数)等。

②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③…)。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