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当归拈痛汤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当归拈痛汤,清代医家张石顽盛赞之为治"湿热疼痛之圣方",该方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原文述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痛,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方中"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总结历代医家对当归拈痛汤的理解,主要针对风、湿、热、瘀、虚5个方面遣方用药:风,升麻、葛根升阳祛风,羌活、防风祛风散湿,除上焦之湿;湿,苦参、苍术苦温燥湿,除中焦之湿,猪苓、泽泻清热利湿,除下焦之湿;热,茵陈、知母、黄芩苦寒泄热;瘀,当归活血通络止痛;虚,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寒温并用,上下分消,升降结合,气血同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拈痛汤方中羌活、茵陈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葛根、黄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泽泻、车前草有显著的利尿作用,白术、党参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当归具有镇痛作用,对各种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有关当归拈痛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文献关键词:
当归拈痛汤;药理;临床研究;综述
作者姓名:
周晔;张玉萍
作者机构:
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上海 20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引用格式:
[1]周晔;张玉萍-.当归拈痛汤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2):61-64
A类:
B类:
当归拈痛汤,清代医家,盛赞,湿热,圣方,张元素,医学启源,原文,沉重,胸膈,遍身,下注,肿痛,痛不可忍,羌活,苦辛,胜湿,葛根,白术,苦甘,除湿,辛温,气血,甘草,补脾,养正,正气,苦药,伤胃,历代医家,遣方用药,升麻,升阳,防风,祛风散,上焦,苦参,苍术,温燥,燥湿,中焦,猪苓,泽泻,清热利湿,下焦,茵陈,知母,黄芩,苦寒,活血通络,止痛,补气健脾,补血,诸药,寒温并用,升降,同调,现代药理,药理研究,镇痛作用,调节免疫,车前草,利尿作用,党参,免疫调节作用,急慢性,慢性炎症,临床运用
AB值:
0.5600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