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网络公共领域的民众政治参与——基于微博平台全国两会相关热搜话题的计算传播研究
文献摘要:
近年来,微博等网络平台为民众提供了政治参与的公共空间,政府、媒体积极借助话题热搜等平台活动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本研究以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基于主题词的文本挖掘、情感分析三种工具,选取2022年两会期间3个代表微博话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媒体的主导下,人大代表、民间意见领袖和普通网民虽然构筑了沟通枢纽,公众互动仍为单向性的散状自由互动,议题的讨论呈现分散化与碎片化、娱乐化和情绪化、非理性化和非均衡化等特点.因此,尽管微博为民众政治参与提供了多元、广泛的沟通空间,但离形成理想的参政议政网络公共领域仍有距离.要使微博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有效场所,需要政府、媒体、民众三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切实重视微博等网络公共领域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主流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广大网民自觉学习提高,共同建构健康有序的网络公共领域新秩序.
文献关键词:
两会;微博;公共领域;网络政治参与;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芊语;毛嘉琦;王诗涵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芊语;毛嘉琦;王诗涵-.网络公共领域的民众政治参与——基于微博平台全国两会相关热搜话题的计算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2022(07):58-62
A类:
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B类:
网络公共领域,微博平台,全国两会,热搜,计算传播,传播研究,公共空间,公共事务,社会网络分析,主题词,文本挖掘,情感分析,会期,表微,人大代表,意见领袖,网民,单向性,分散化,娱乐化,情绪化,非理性,理性化,非均衡化,参政议政,共同努力,主流媒体,主动承担,大网,自觉学习,共同建构,健康有序,新秩序,网络政治参与
AB值:
0.3386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