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安岳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分析
文献摘要:
安岳毗卢洞是宋代四川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对研究巴蜀石刻历史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年代久远,石窟渗水病害以及由于渗水衍生的其他病害不同程度地对文物造成了破坏,渗水病害是石雕岩体的最突出的问题.为研究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基于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排除支持毛细水对石窟的影响,并结合地面径流、包气带水、凝结水和悬挂毛细水等影响因素,研究大气降水的周期变化和水汽-凝结水的循环交替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状态对石窟的影响,探究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模式.结果显示:石窟渗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和空气中的水汽.大气降水到达地表后,部分由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孔隙进入岩体形成包气带水,部分在雨强条件合适时形成地面径流,其具有周期变化的特点.大气降水的周期变化和水汽-冷凝水的循环交替带来的不稳定,加速了石窟水害的发生.研究成果可以为石窟寺水患防治和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文献关键词:
渗水病害;成因模式;包气带水;毗卢洞石窟
作者姓名:
袁伟;阚艳伶;曾开帅
作者机构: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伟;阚艳伶;曾开帅-.安岳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分析)[J].地下水,2022(03):45-47
A类:
毗卢洞石窟
B类:
安岳,水害,成因分析,宋代四川,密宗,要道,道场,巴蜀,石刻,艺术价值,年代久远,渗水病害,石雕,岩体,基于水,水文地质勘察,毛细水,地面径流,包气带水,凝结水,悬挂,大气降水,周期变化,水汽,稳定状态,成因模式,分由,造裂,裂隙,风化,入岩,雨强,冷凝水,石窟寺,水患防治,文物保护
AB值:
0.3179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