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柿子园隧道在瞬时强降雨条件下的涌突水灾害分析
文献摘要:
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于2018年8月发生了强降雨,降雨量最高达364.4 mm,强降雨后发生了特大涌突水,对隧道产生严重影响,为了研究涌突水的原因,采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涌突水来源和过程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涌水具有岩溶水化学特征,径流途径多为岩溶管道;(2)涌水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响应关系,大气降雨是涌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周边河流与涌突水水力联系较低;(3)暴雨破坏了隧道上覆岩溶含水层结构,致使渗透系数急剧增大是涌突水主要原因;(4)岩溶发育地层为隧道涌突水灾害发生主要段落,在治理时围绕预测涌水量危险较大的段落,进行重点治理.
文献关键词:
铁路隧道;隧道涌水;岩溶隧道;隐伏溶洞
作者姓名:
王子行;李晓;郭宏洋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子行;李晓;郭宏洋-.柿子园隧道在瞬时强降雨条件下的涌突水灾害分析)[J].地下水,2022(02):4-9
A类:
B类:
柿子,强降雨,降雨条件,突水灾害,灾害分析,成兰铁路,降雨量,雨后,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识别与分析,隧道涌水,水具,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径流,岩溶管道,涌水量,有线,线性响应,响应关系,大气降雨,补给来源,水力联系,暴雨,上覆岩,岩溶含水层,含水层结构,渗透系数,岩溶发育,隧道涌突水,段落,重点治理,铁路隧道,岩溶隧道,隐伏溶洞
AB值:
0.3576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