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岩溶隧道突涌水机制及安全临界条件研究
文献摘要:
我国西南山区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十分发育,隧道建设中经常遭遇突涌水事故.以楚大高速公路九顶山岩溶隧道为例,针对该岩溶隧道发生突涌水的断面(左幅ZK281+940),基于综合物探推测出的涌水体空间位置及规模形态,建立了概化计算模型,并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高压岩溶水作用下隧道顶板破坏、发生突涌水事故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破坏机制和突涌水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不同溶腔水头作用下隧道围岩的变形演化规律,得出导致隧道突涌水发生的安全临界水头,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溶腔水头与隧道突涌水事故的发生高度相关,当溶腔水头超过安全临界水头时,该岩溶隧道将会发生突涌水事故,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隧道突涌水防治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岩溶隧道;突涌水;安全临界水头;非连续变形分析(DD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国民;张秀丽;杨华清
作者机构: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1000;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国民;张秀丽;杨华清-.岩溶隧道突涌水机制及安全临界条件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02):64-70
A类:
ZK281+940,安全临界水头
B类:
岩溶隧道,突涌水,水机,临界条件,西南山区,灰岩,隧道建设,涌水事故,高速公路,九顶,山岩,综合物探,水体空间,空间位置,非连续变形分析,DDA,岩溶水,水作用,顶板破坏,隧道围岩,围岩破坏,破坏机制,发生的条件,溶腔,演化规律,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似地,地质条件
AB值:
0.2308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