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下青藏高原垃圾治理路径探析——以三江源区"捡垃圾"行动为例
文献摘要:
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人与垃圾的关系等是目前环境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从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关注个体环境行为的重要领域.文章以在三江源农牧区开展环保实践的两个社会组织为观察对象,借鉴戈夫曼的拟剧论等理论,透视两个环保组织的垃圾治理行动——通过具身性"表演",催生、培养其志愿者、组织成员和环境他者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意识,调动微观层面个人能动性与当地民众的生态道德伦理,在与地方政府、民众、游客等"观众"进行社会互动中达到传播亲环境行为的目的,促使更多环境主体加入环保实践活动,弥补环境治理中宏观结构与运动式治理之间的缝隙,最终将利他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捡垃圾行动嵌入地方垃圾治理事项,形成环境治理合力.这是独具三江源区特点的垃圾治理实践,开创了促进青藏高原环境综合整治新模式.
文献关键词:
三江源;捡垃圾;垃圾治理;拟剧论;环境微观社会学
作者姓名:
徐君;陈蕴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 成都6100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君;陈蕴-.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下青藏高原垃圾治理路径探析——以三江源区"捡垃圾"行动为例)[J].民族学刊,2022(09):72-82
A类:
捡垃圾,环境微观社会学
B类:
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青藏高原,垃圾治理,治理路径,三江源区,关注个体,农牧区,戈夫曼,拟剧论,环保组织,治理行动,具身性,组织成员,他者,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微观层面,生态道德,道德伦理,社会互动,中达,亲环境行为,多环境,宏观结构,运动式治理,缝隙,终将,利他主义,实用主义,行动嵌入,形成环境,理合,治理实践,高原环境,环境综合整治
AB值:
0.319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