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莆田市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2020年6月7—9日发生在莆田市的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并对此次特大暴雨的落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暖区暴雨过程的环境湿度大,为14g/kg,对流有效位能为1508.9,容易发生暴雨.②中高层风由偏西风转为西南风,且风速增大,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导致7日暴雨,而中低层风速扰动和动量下传是8日白天暴雨的主要诱因.③本次暖区特大暴雨落区位于地面辐合线南侧,辐合线的出现时间与强降水时段吻合.这说明地面辐合线对降水的维持和加强有一定作用,辐合线的位置对特大暴雨的落区有指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暖区暴雨;风廓线雷达;地面辐合线;莆田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宇晖;郑立群;蒋荣复;任赛赛
作者机构:
莆田市荔城区气象局,福建 莆田 351100;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福建 莆田 35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宇晖;郑立群;蒋荣复;任赛赛-.莆田市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J].海峡科学,2022(07):3-8,51
A类:
暖区特大暴雨
B类:
莆田市,暖区暴雨,暴雨过程,过程分析,气象观测,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自动站,天气学分析,环境湿度,14g,对流有效位能,中高层,偏西风,西南风,暖湿气流,冷垫,上爬,爬升,中低层,动量下传,白天,地面辐合线,南侧,强降水,降水时段,指示意义
AB值:
0.280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