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期望产出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非期望产出,传统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模型关于"产出最大化"的假定并不适用,评价结果会出现偏误.为此,本研究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采用SML指数方法评价2007-2019年我国6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高估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不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逊色;医药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而农林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东高中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动力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鉴于此,相关部门应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格局,加强协同创新;关注高校非期望产出,考查成果质量和社会贡献;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文献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非期望产出;SML指数
作者姓名:
朱恬恬;卢雅华;张跃军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恬恬;卢雅华;张跃军-.非期望产出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04):31-40
A类:
B类:
非期望产出,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校科技创新,创新过程,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假定,偏误,SML,方法评价,本期,高估,一流学科建设,并不比,一流大学建设,逊色,医药类高校,农林类高校,高中低,地区高校,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学科,学科资源配置,配置格局,考查,成果质量,社会贡献,高校服务,服务区域经济
AB值:
0.2302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