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城乡韧性水平测度及融合发展——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实证经验
文献摘要:
城乡韧性融合是基于城乡韧性水平同步提升的更高层次、更为系统、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城乡融合.本文基于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的全新分析框架,构建城乡韧性水平综合测度体系,选取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41个地区的统计资料作为数据来源,分别运用熵权测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发展水平演化特征、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1—2020年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水平总体攀升、节点演进与区域分异并存,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对整体的贡献比重较为失衡,从纵向上看存在五种典型的增长模式;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经历了从"严重失衡"状态向"良好融合"的跨越,演变趋势同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策略的三个阶段高度耦合,都市圈流动空间规划效益初显;城乡社会保障韧性水平差距、生态环境韧性水平差距和公共管理韧性水平差距成为影响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的核心、重要和潜在因素.实现城乡韧性融合,必须确保城乡韧性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城乡韧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增长;重新平衡"城镇中心主义"和"乡村中心主义"两种范式的极化矛盾;在制度与空间变迁中保障和发展"人"的应有权益;从削足适履转向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做好城乡规划,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文献关键词:
城乡韧性融合发展;水平测度;融合程度;影响因素;长三角区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文旭;吴业苗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文旭;吴业苗-.城乡韧性水平测度及融合发展——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实证经验)[J].世界农业,2022(07):106-119
A类:
城乡韧性,城乡韧性融合发展
B类:
韧性水平,水平测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同步提升,城乡融合,综合测度,测度体系,长三角区域,统计资料,数据来源,测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韧性发展,演化特征,发展程度,年长,区域分异,系统发展,贡献比,增长模式,演变趋势,同国,城乡关系,阶段高度,都市圈,流动空间,空间规划,城乡社会,公共管理,韧性系统,同增,新平,中心主义,空间变迁,削足适履,量体裁衣,城乡规划,探索创新,创新发展模式,融合程度
AB值:
0.248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