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区域农户收入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数字基础与城镇化的视角
文献摘要:
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数字基础和城镇化视角,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11—2020年各地级市数据,运用OLS模型、分位数回归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变异系数逐步缩小,区域间差距发展趋于均衡;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变异系数稳定在0.3左右,但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存在显著差距.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其子维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逐步递减.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高收入农民群体和珠三角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数字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提出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建议.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收入;数字基础;城镇化;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心怡;张伟;陈小知
作者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心怡;张伟;陈小知-.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区域农户收入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数字基础与城镇化的视角)[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06):984-994
A类:
B类:
农户收入,差异化影响,数字基础,工作重点,农民收入,影响值,地级市,市数,OLS,分位数回归,调节效应模型,增长态势,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稳增长,经济欠发达,粤东西北,农民增收,非线性特征,其子,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正向促进,异质性检验,农民群体,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低收入农户,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欠发达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发展,金融资源配置
AB值:
0.2547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