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莱州湾滨海湿地植物叶片矿质元素特征及其相关关系
文献摘要:
研究植物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有助于我们认知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以山东莱州湾滨海湿地的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物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资源利用策略.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内Al,Ca,Fe,Mg和P的含量显著高于Cu,Mn,Sr,Zn,Cr,K和Na.其中Mg、Fe、Al、Mn、Cr、Na、Zn等矿质元素可划分为一类,其在二色补血草,碱蓬,獐毛,盐地碱蓬等植物叶片中含量较高,该类植物可用作盐碱地改良工具物种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饲用价值;P、K、Sr、Cu、Ca等矿质元素可划分为一类,其在鹅绒藤,长裂苦苣菜等植物叶片中含量较高,该类植物对P、K等生命元素的利用效率较高,耐瘠薄性能好,特别是在P矿化程度较低的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强;芦苇、柽柳和青蒿对各矿质元素的需求并无明显偏好,该生境条件下其叶片中元素的含量或取决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文献关键词:
莱州湾;滨海湿地;矿质元素;耦合关系;适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雪纯;梁楠;丰玥;李琳;刘福德;李德生
作者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雪纯;梁楠;丰玥;李琳;刘福德;李德生-.莱州湾滨海湿地植物叶片矿质元素特征及其相关关系)[J].山东林业科技,2022(04):31-35
A类:
B类:
莱州湾,滨海湿地,湿地植物,植物叶片,叶片矿质元素,元素特征,矿质元素含量,含量特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循环过程,东莱,不同植物,中矿,利用策略,Mg,Mn,Sr,Na,二色补血草,盐地碱蓬,盐碱地改良,饲用价值,鹅绒,苦苣菜,瘠薄,矿化,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芦苇,柽柳,青蒿,各矿,生境条件,中元,耦合关系,适应策略
AB值:
0.3126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