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副猪嗜血杆菌与PCV3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分析
文献摘要:
为确定重庆市某患病猪场的致病原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进化特性,首先利用PCR方法对组织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圆环病毒3型(PCV3)两种病原场为阳性.然后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培养特征和16S rDNA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以及生长曲线等主要生物学特性.经鉴定确定致病菌株为Hps血清5型,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新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和四环素表现为耐药,共检测到9种耐药基因;对PCV3通过分段扩增、拼接获得完整的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其基因结构以及基因型,经测序分析发现PCV3基因组全长2000 bp,GC含量为50.45%,基因型为PCV3a,与广西MH823221株和美国最早报道的KT869077株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确定了患病猪的致病原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进化特性,为临床有效防控Hps和PCV3混合感染提供了依据.
文献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PCV3;混合感染;生物学特性
作者姓名:
赵自亮;田宇森;庄鸿琨;李婕;朱桓奕;刘霞;杨晓伟;张立武;赵光伟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402460;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8;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24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自亮;田宇森;庄鸿琨;李婕;朱桓奕;刘霞;杨晓伟;张立武;赵光伟-.副猪嗜血杆菌与PCV3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22(12):18-25
A类:
Hps,MH823221,KT869077
B类:
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实验室诊断,病猪,猪场,生物学特性,分子进化,圆环病毒,细菌分离,培养特征,16S,rDNA,分离菌株,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生长曲线,致病菌,对头,头孢他啶,西林,新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四环素,拼接,接获,基因组序列,基因结构,基因型,测序分析,基因组全长,bp,PCV3a,早报,亲缘关系
AB值:
0.3218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