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治疗模式探讨
文献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发病率为8%~10%[1],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持续到成年期[2].ADHD常共病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以及适应障碍等,对患儿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3].虽然大量研究提示,药物能有效改善ADHD症状,但有部分患儿因为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认为药物对症状的改善程度不够,导致ADHD药物治疗依从性欠佳[4].因此,探讨ADHD多模式非药物治疗方法,对促进ADHD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ADHD患儿分别采用父母培训、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以及联合以上两种干预方法,探讨对ADHD儿童病情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文献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治疗
作者姓名:
丁玲;夏雅;黄丽娜;张宇
作者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儿保科,温州 325000
引用格式:
[1]丁玲;夏雅;黄丽娜;张宇-.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治疗模式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02):150-153
A类:
hyperacti,vity
B类: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治疗,治疗模式,模式探讨,attention,deficit,disorder,ADHD,神经发育障碍,常见于,学龄期儿童,青春期,成年期,共病,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适应障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治疗依从性,多模式,药物治疗方法,脑电生物反馈,生物反馈训练,干预方法,儿童病,病情改善
AB值:
0.3201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