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一代超高清亚毫米级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文献摘要:
针对油气管道中普遍存在的环焊缝缺陷、类裂纹缺陷以及针孔小缺陷检测能力和识别率较低的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仿真、设备研制、现场应用等环节,自主研发了新一代超高清管道漏磁内检测器.该检测器实现了探头通道间距0.6 mm、轴向采样间距1mm,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和采集要求,信号数据采集量增加15倍,并将漏磁检测、变形检测及定位检测集成到同一台检测器上,可一次性检测出各类缺陷,同时对齐腐蚀、变形以及环焊缝缺陷.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识别分析软件,建立了B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缺陷的一体化识别,提高了小孔腐蚀的可检测能力,可有效识别面积小于1t×1t(t为管道壁厚)的缺陷.该技术初步解决了当前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器无法精确描述和量化小孔腐蚀缺陷、环焊缝缺陷的突出问题,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提升中国管道完整性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关键词:
油气管道;内检测;超高清;海量存储;环焊缝;小孔腐蚀;智能化识别
作者姓名:
董绍华;田中山;赖少川;王同德;宋执武;彭东华;刘冠一;魏昊天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道技术与安全研究中心;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分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绍华;田中山;赖少川;王同德;宋执武;彭东华;刘冠一;魏昊天-.新一代超高清亚毫米级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J].油气储运,2022(01):34-41
A类:
漏磁内检测器
B类:
超高清,毫米,管道内检测,内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裂纹缺陷,针孔,小缺陷检测,检测能力,识别率,建模仿真,设备研制,现场应用,清管,探头,通道间距,1mm,海量数据,数据存储,号数,漏磁检测,变形检测,定位检测,一台,对齐,智能化识别,识别分析,深度学习模型,小孔腐蚀,1t,管道壁厚,初步解决,三轴,腐蚀缺陷,技术垄断,管道完整性,海量存储
AB值:
0.3180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