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龙竹丛状采伐恢复后林分小气候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讨丛状采伐技术对龙竹林生长的影响,分析4种采伐方式(常规择伐、1/2丛伐、1/3丛伐、全丛采伐)下的龙竹林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对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步进回归分析,影响新竹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是太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2)不同丛状采伐下光照辐射具有明显差异(P<0.05),即全丛采伐样地太阳光照强度均大于1/2丛伐、1/3丛伐和常规择伐;(3)季度内不同丛状采伐处理下的平均土壤温度差异显著(P<0.05),夏季和秋季常规择伐龙竹林内土壤温度皆比其他林分高,春季和冬季又以全丛伐土壤温度最高;(4)通过综合评价得分,采伐强度影响小气候因子排序为:1/2丛伐>全丛采伐>1/3丛伐>常规择伐区.(5)1/2丛伐区新竹生物量为40.95 t/hm2,皆大于常规择伐、1/3丛伐和全丛采伐,采伐强度越高,生物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1/2丛伐是最适宜的丛状采伐方式.研究结果为适用于机械化采伐的龙竹培育技术提供了数据资料,对建立高效龙竹林培育模式与可持续经营和科学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龙竹;丛状采伐;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空气温度
作者姓名:
陶航;涂丹丹;刘蔚漪;辉朝茂;王友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224;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安宁6501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航;涂丹丹;刘蔚漪;辉朝茂;王友-.龙竹丛状采伐恢复后林分小气候特征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2(02):124-130
A类:
丛状采伐
B类:
龙竹,竹丛,林分,小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分析,采伐技术,采伐方式,择伐,林内,小气候因子,新竹,生物量,太阳光,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空气温度,下光,样地,温度差异,综合评价得分,采伐强度,强度影响,伐区,hm2,培育技术,数据资料,竹林培育,培育模式,可持续经营,科学管理
AB值:
0.2455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