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密度和施肥调控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为巨龙竹高效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设计择伐留竹密度(7、15、25、35株/丛)和有机肥施用量(0、40、80、120 kg/丛)的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每木检尺和破坏性收获调查23种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16种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差异.[结果](1)不同试验处理巨龙竹平均每丛新竹数量1.0~7.8株、胸径17.2~19.9 cm、竹高29.0~29.9 m、枝下高14.8~16.3 m;单株新竹各构件生物量:总69.63~98.13 kg、地上58.22~80.42 kg、地下11.41~17.71 kg、秆48.94~60.37 kg、枝3.71~12.04 kg、叶1.55~9.10 kg;竹丛新竹各组分生物量:总69.63~678.20 kg、地上58.22~543.62 kg、地下11.41~134.58 kg、秆48.94~467.89 kg、枝5.69~48.04 kg、叶3.60~28.69 kg;新竹构件(组分)生物量分配比重:地上79.47% ~83.62%、地下16.38% ~20.53%、秆60.41% ~74.87%、枝5.12% ~12.27%、叶2.11% ~9.26%、根冠比0.20~0.26、出叶强度0.40~0.75.(2)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地下、枝、叶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秆的生物量比重降低;相同施肥量,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密度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峰值转折点:25、15株/丛),地下、秆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枝、叶的生物量比重降低.(3)不同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特征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单株(前3):T4(7+120)(0.457)、T8(15+120)(0.390)、T3(7+80)(0.389);竹丛(前3):T12(25+120)(0.456)、T8(15+120)(0.447)、T4(7+120)(0.424).[结论]综合比较,巨龙竹择伐留竹密度和有机肥施用量宜控制在25株/丛和120 kg/丛,利于新竹生长和生产力提高.
文献关键词:
巨龙竹;择伐留竹密度;有机肥量;新竹生长;生物量分配
作者姓名:
郭强;官凤英;辉朝茂;刘蔚漪;邹学明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草原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2;沧源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临沧 677400
引用格式:
[1]郭强;官凤英;辉朝茂;刘蔚漪;邹学明-.密度和施肥调控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04):95-106
A类:
择伐留竹密度,7+120,15+120,7+80,25+120
B类:
巨龙竹,新竹生长,施肥量,生物量积累,分配特征,竹高,高效培育,经营管理,滇西南,有机肥施用,施用量,破坏性,生长形态,特征指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特征差异,胸径,枝下高,单株,竹丛,分生,生物量分配,根冠比,出叶强度,积累特征,重提,转折点,综合评价得分,T4,T8,T12,有机肥量
AB值:
0.159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