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我国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调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公众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情况,为有效开展相关信息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样本库调查样本2837人,分析其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内容偏好和网络传播渠道使用频率,以及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在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获取渠道选择方面的差异.结果 调查对象对知识类、生活方式与行为类、防护意识类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的关注度均较高,回答"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者占比均超过50%.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信息获取行为可将网络传播渠道分为搜索类、浏览类和被动接触类3类;百科类网站、搜索引擎和问答类网站等搜索类渠道是调查对象获取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渠道,回答"总是"和"经常"使用者占比依次为79.4%、75.8%、61.8%;微信公众号(57.2%)、微信朋友圈(54.1%)、微博(52.2%)等被动接触类渠道也成为其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女性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77.5%)高于男性(72.6%);农村居民对搜索类渠道(64.1%)和被动接触类渠道(50.2%)的使用低于其他人群;自评健康信息素养不好者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相对少(68.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健康教育信息的传播,要注重发挥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作用,并重视不同人群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传播.
文献关键词:
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靳雪征;李雨波;张迪;刘雨凡;张莹;吴敬
作者机构: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北京 10001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靳雪征;李雨波;张迪;刘雨凡;张莹;吴敬-.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我国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2(06):527-531,548
A类:
大流行应对准备期
B类:
健康教育信息,信息传播,自行设计,问卷星,样本库,信息内容,网络传播,传播渠道,使用频率,信息获取渠道,渠道选择,知识类,生活方式与行为,常关,验证性因子分析,据调查,获取行为,浏览,百科,搜索引擎,问答,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微博,农村居民,其他人,自评健康,健康信息素养,好者,重发,社交媒体,不同人群,传播内容
AB值:
0.2344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