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增强MRA图像质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动脉增强血管成像(3D CE?MRA)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获得高质量颈部CE?MRA图像的最优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 收集怀疑颈部血管病变而行颈部增强MRA扫描的患者,根据注射流率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1 mL/s共22例,B组2 mL/s共25例,C组3 mL/s共20例.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各节段的动脉图像质量及静脉污染程度分别进行评分,计算整体动脉平均分和静脉污染平均分;分别测量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下1 cm处及双侧同水平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及基底动脉的信号强度(SI),计算整体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及整体血管、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A、B、C三组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分别为584、720、690;动脉血管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值分别为222.50、272.94、280.22,以上指标三组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SI H=8.29,P=0.016;CNR H=7.56,P=0.023).动脉、静脉及整体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动脉评分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静脉污染评分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而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整体评分中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结论 随注射流率的增加颈动脉血管的信号强度增加,图像信噪比增加,而静脉污染没有增加,故行颈部CE?MRA时推荐注射流率为3 mL/s可取得高质量的血管成像效果.
文献关键词:
颈部增强血管成像;注射流率;静脉污染;图像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定祥;李竹浩;吴嘉乐;赵静;赖志满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广州51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定祥;李竹浩;吴嘉乐;赵静;赖志满-.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增强MRA图像质量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2(02):173-177,182
A类:
注射流率,颈部增强血管成像
B类:
同对,对比剂,MRA,图像质量,颈部动脉,CE,怀疑,颈部血管,血管病变,两名,名主,主治医师,节段,脉图,静脉污染,污染程度,平均分,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叉,椎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基底动脉,信号强度,SI,动脉血,对比噪声比,CNR,统计学差异,颈动脉,图像信噪比,可取,成像效果
AB值:
0.2144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