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庆市人类干扰活动强度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响应
文献摘要:
基于遥感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法,运用人为干扰度模型,结合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并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10-2017)建立了大庆市主城区生态干扰模型.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探讨了大庆市主城区 2000-2018 年生态干扰度时空动态与景观格局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区人为干扰度(HI)变化具有非均质特征和地区差异性,HI≤3 区域面积逐年减少,HI>6 区域面积逐年增加,其他干扰度区域变化不显著;人为干扰度地域分布具有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高人为干扰度主要分布于让胡路区与大同区.2)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最大斑块指数(LPI)4 项景观格局指数呈降低趋势,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则呈明显上升趋势,斑块聚合度指数(AI)先升高后降低;区域景观异质性随着景观丰富度和复杂性降低而降低,景观斑块趋于均质化.3)空间上,整个研究区域范围内人为干扰度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相关性大小依次为:LPI>SHDI>ED>LSI>AI,斑块密度PD与人为干扰度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文献关键词:
人类干扰活动;人为干扰度;景观格局;资源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晗;田宇;孟祥庄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哈尔滨 150040;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21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晗;田宇;孟祥庄-.大庆市人类干扰活动强度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响应)[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2(03):663-671
A类:
B类:
大庆市,人类干扰活动,强度变化,遥感技术,空间分析法,人为干扰度,结合研究,资源情况,发展形势,土地利用现状,主城区,干扰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时空动态,响应机制,HI,非均质特征,地区差异性,区域面积,地域分布,四周,大同区,斑块密度,ED,形状指数,LSI,斑块指数,LP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聚合度,区域景观,景观异质性,景观丰富,丰富度,景观斑块,均质化,区域范围,内人,分布相关性,资源型城市
AB值:
0.3008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