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天津市沿海区InSAR地面沉降监测
文献摘要: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沿海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为了分析该地区地表沉降特征,采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分别对Sentinel-1卫星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升轨、降轨数据处理得到雷达视线向形变,并进行融合分解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形变.InSAR形变结果与天津市沿海区中三个GPS站点的沉降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RMSE在垂直方向小于7 mm,在水平东西方向小于10 mm.最后结合1995年至2018年的天津市海岸线变化,分析沿海区地面沉降特征.沿海区的沉降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填海造陆区比市区沉降严重.沉降速率最大的情况发生在临港工业区,最大沉降速率达275 mm/year.这主要是因为填海造陆形成的地表浅层的地质结构不稳定,同时在地表各种建筑载荷作用下,加剧了沿海区的地表沉降,导致填海造陆区比天然海岸和市区沉降严重.同时,还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地面沉降;SBAS-InSAR;Sentinel-1数据;升降轨数据融合;海岸线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江培华;王金洋;唐伟;郝延锦
作者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东燕郊 0652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培华;王金洋;唐伟;郝延锦-.天津市沿海区InSAR地面沉降监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2(03):88-96
A类:
升降轨数据融合
B类:
海区,InSAR,地面沉降监测,地质灾害,地表沉降,SBAS,时序分析,Sentinel,理得,视线,直和,GPS,沉降数据,RMSE,垂直方向,平东,东西方,海岸线变化,填海造陆,沉降速率,临港工业,工业区,year,地质结构,比天
AB值:
0.2513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