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采动区地表异常形变SBAS识别与损害原因揭示
文献摘要:
随着地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异于常规沉陷规律的地表变形现象不断出现,开展地表异常形变识别提取与损害原因揭示的研究工作,对于沉陷控制理论的发展完善和沉陷区异常损害防护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河北省某城镇的异常损害为研究对象,基于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利用2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反演了目标区2019-07-14—2020-04-27期间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时间演变过程.通过与相近时期48个水准点位监测数据的对比得到,两者平均差值约为5.32 mm.最后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对异常损害的原因进行了揭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① 异常损害区自2019-09-24开始出现变形现象,随工作面推进地表异常变形持续发育,其终止位置近似呈一直线状.② 从地表变形的动态发育过程看,异常形变初始发育位置与常规沉陷盆地在空间上相对独立,而后随地下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展,两者逐渐发育为一体.③ 地表异常损害为F15断层"活化"的结果,且地表变形存在跨断层传递现象.研究表明,SBAS技术能够实现对采动地表异常形变的有效识别和提取,可为异常损害规律研究和原因揭示提供数据支撑,相关结论对于后续沉陷控制理论的发展完善亦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短基线集;开采沉陷;异常形变;断层;地表变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刁鑫鹏;孙全帅;白志辉;吴侃;杨静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院,宁夏 银川 7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刁鑫鹏;孙全帅;白志辉;吴侃;杨静-.采动区地表异常形变SBAS识别与损害原因揭示)[J].煤炭科学技术,2022(11):168-175
A类:
B类:
采动区,地表异常,异常形变,SBAS,损害原因,着地,煤炭资源,异于,沉陷规律,地表变形,识别提取,沉陷控制,控制理论,沉陷区,防护措施,理论与现实,某城,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InSAR,Sentinel,1A,雷达影像,目标区,地表形变,分布形态,时间演变,准点,比得,平均差,结合研究,地质资料,异常变形,线状,动态发育过程,始发,沉陷盆地,随地,地下开采,F15,跨断层,开采沉陷
AB值:
0.368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