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融合重力异常的大别造山带东段莫霍面反演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实测布格异常和EGM2008重力异常融合结果,采用频率域位场反演方法计算大别造山带东段莫霍面三维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等资料讨论大别造山带东段莫霍面分布特征及其构造含义等.研究结果显示:①莫霍面空间分布体现了块体构造差异,大别造山带莫霍面最深,最大深度达42km,显示东大别造山带存在明显山根,扬子地块深度次之,华北地块最浅;郯庐断裂带及其东侧区域存在莫霍面上隆带;②大别造山带北侧和南侧莫霍面陡变带分别位于青山—晓天断裂附近和襄樊—广济断裂以北,体现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向大别造山带之下俯冲的构造特征,指示了深部构造缝合带位置;莫霍面深度特征表明郯庐断裂带区域构造边界带属性明显,其切割深度至少达到壳幔边界,大别造山带商城—麻城断裂两侧经历了差异隆升;③研究区域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莫霍面以上深度,莫霍面深度陡变带、上隆带及不同莫霍面深度特征区的转换带为区域地震活动提供了深部构造条件.
文献关键词:
莫霍面;重力异常;重力反演;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黎哲君;黄显良;郑海刚;王俊;王燚坤;袁泉;谈昕
作者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合肥 230031;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徽蒙城 233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黎哲君;黄显良;郑海刚;王俊;王燚坤;袁泉;谈昕-.基于融合重力异常的大别造山带东段莫霍面反演研究)[J].中国地震,2022(04):751-761
A类:
布格异常,42km
B类:
重力异常,大别造山带,东段,反演研究,EGM2008,频率域,位场,反演方法,三维空间,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块体,构造差异,最深,东大,显山,山根,扬子地块,最浅,郯庐断裂带,东侧,北侧,南侧,陡变,襄樊,广济,俯冲,构造特征,深部构造,缝合带,莫霍面深度,深度特征,区域构造,构造边界,切割深度,商城,麻城,差异隆升,特征区,转换带,区域地震,重力反演
AB值:
0.313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