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三江盆地及邻区地壳结构研究
文献摘要:
收集了大三江盆地及其邻区区域地震台网及多个流动台阵的连续波形及远震事件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和接收函数叠加方法,分别获得了研究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基底及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浅层速度结构较好地反映了地表地形及地质特征,三江盆地呈明显的低速,虎林和勃利等小型盆地的S波速度也相对较低,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则呈高速;到中下地壳层,盆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高速,表明到该深度层盆地已趋于稳定;依兰—伊通断裂下的低速异常延伸较深,表明它是一条较深的区域性断裂.接收函数结果显示:区内莫霍面的深度大约为30—36 km,整体较为平缓;在三江盆地内,前进坳陷的沉积层最厚,可达5.4 km,最薄处位于富锦隆起,为2.7 km,到西部绥滨断陷内沉积层又变厚,这与该盆地已知的两坳夹一隆的构造相一致.
文献关键词:
大三江盆地及其邻区;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接收函数;三维S波速度结构;改进的H-κ叠加方法;沉积层及地壳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武玮洁;黄金莉;李选涛;刘志坤;祝淮南
作者机构: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武玮洁;黄金莉;李选涛;刘志坤;祝淮南-.大三江盆地及邻区地壳结构研究)[J].地震学报,2022(02):286-301
A类:
大三江盆地及其邻区,沉积层及地壳结构
B类:
结构研究,区区,区域地震,地震台网,流动台,台阵,连续波,远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接收函数,波速,莫霍面深度,泊松比,浅层速度结构,地质特征,虎林,勃利,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下地壳,依兰,伊通,通断,低速异常,区域性断裂,最薄,富锦,隆起,绥滨,断陷,内沉积,变厚,相一致
AB值:
0.368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