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耕作方式和灌水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耕作方式、灌水量及其互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赤峰市,选取耕作方式和灌水量两个因素,耕作方式设置旋耕秸秆还田常规播种(XG)、秸秆还田免耕播种(MG)、传统翻耕播种(CT)、深松秸秆还田播种(SS)4种方式,灌水量设置900、1350、1800、2250、2700 m3/hm25个水平,测定小麦出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性状及籽粒产量等指标,并对各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MG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率最高,平均出苗率为96.55%.除CT外,XG、MG、SS耕作方式下小麦成熟期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高,最高值分别为93.52、95.67、94.00 cm.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均有影响,不同灌水量处理小麦叶面积指数差异显著(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5个灌水量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差异,MG耕作方式下小麦产量高于其他耕作方式,且差异显著(P<0.05);灌水量2700 m3/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8152.63 kg/hm2,其次是灌水量2250 m3/hm2处理,产量为6493.55 kg/hm2.[结论]赤峰市的小麦种植可以采用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结合灌水量1350~2250 m3/hm2,可达到节水和有效提高产量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小麦;耕作方式;灌水量;生长指标;产量
作者姓名:
郑美;且天真;路战远;那顺勿日图;李娟;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
作者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通辽市林业局有害生物防治站,内蒙古通辽 0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美;且天真;路战远;那顺勿日图;李娟;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耕作方式和灌水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2(06):1-9
A类:
B类:
耕作方式,灌水量,小麦生长,内蒙古赤峰,赤峰市,旋耕,秸秆还田,XG,免耕播种,MG,翻耕,深松,SS,hm25,出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性状,籽粒产量,成熟期,最高值,小麦产量,小麦种植,节水,提高产量,生长指标
AB值:
0.1892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