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返乡青年的形成机制及主体性建构:基于个体化的视角
文献摘要:
返乡青年成为乡村振兴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返乡青年经历了从脱嵌农村到再嵌城市即进城,从脱嵌城市到再嵌农村即返乡两个阶段.进城阶段,乡村社会的个体化转型、家庭关系的个体化演变以及生活方式的个体化选择构成了第一阶段脱嵌农村的现实动力.制度化"再嵌入"困境和"去传统化"的现实隐忧则成为嵌入城市的阻力.返乡阶段,其动力因素来自城市端、农村端、个人端等多重维度,也面临政策执行度、乡村生活再适应等阻力因素.返乡青年"乡—城—乡"的空间流动蕴含着个体主体性的建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个人主体性实现限度,努力为返乡青年增能赋权,依靠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制度的有效保障不断夯实激发返乡青年主体性自觉的现实基础,为返乡青年主体性自觉提供更多机会,释放更大空间.
文献关键词:
返乡青年;形成机制;个体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艳斌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艳斌-.返乡青年的形成机制及主体性建构:基于个体化的视角)[J].兰州学刊,2022(08):125-134
A类:
B类:
返乡青年,主体性建构,脱嵌,乡村社会,个体化转型,家庭关系,第一阶段,再嵌入,传统化,隐忧,入城,动力因素,素来,多重维度,政策执行,执行度,再适应,空间流动,个体主体性,增能,能赋,青年主体性,现实基础,大空间
AB值:
0.316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