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反弹"现象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活动角度"反弹"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54例(58膝),行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年.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12周、6个月、1年的膝关节屈伸角度,根据6周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反弹"情况分为普通型组(45膝)与重型组(13膝),并计算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膝关节僵硬术后活动角度"反弹"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六周关节活动度(60.10°±33.01°)显著低于术后1周(85.52°±52.50°)、12周(79.33°±44.10°)、6个月(91.80°±31.41°)以及术后1年(94.52°±4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是否大于1年手术[其中普通型组9膝(20.00%),重型组7膝(53.85%),OR=4.070,P=0.020]、是否存在多部位复杂骨折[其中普通型组5膝(11.11%);重型组5膝(38.46%);OR=2.235,P=0.021]是膝关节僵硬术后活动角度"反弹"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过程中常出现关节活动度反弹,缩短其伤后手术时间、减少多部位复杂骨折有利于减少"反弹"现象,提高最终的关节功能.
文献关键词:
膝关节;活动范围;功能康复;手术治疗;随访;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付国鑫;李强;晋陶然;崔志刚
作者机构: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 301500;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 100069;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北京 10006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国鑫;李强;晋陶然;崔志刚-.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反弹"现象及影响因素)[J].继续医学教育,2022(04):73-76
A类:
B类:
膝关节僵硬,反弹,活动角,宁河,河区,关节松解术,术后随访,屈伸,普通型,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special,surgery,HSS,独立影响因素,六周,关节活动度,多部位,术后康复,后手,手术时间,活动范围,功能康复
AB值:
0.1982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