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行动中的如实呈现——孟子哲学中"诚"的意义新探
文献摘要:
"诚"是孟子哲学的重要观念,历来都较受关注.以往多解其为道德本体或精神境界,这在深化对孟子思想理解的同时,也容易淡化"诚"的行动意味."诚"指的是在道德行动中如实呈现的自身德性,孟子通过"诚"观念挺立人的能动性.孟子对"诚"有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天人之际."诚"首先是对天的活动方式的描述,天的活动实在而无矫饰,此即"诚者,天之道也";人通过对天道之"诚"的领会和明觉将其转为内在经验,此即"思诚者,人之道也".二是个体实践."诚"的实质是道德主体自觉其固有之德性,并通过切实的道德行动将其如实呈现.三是政治领域."诚"表现为圣王依其道德本心而进行的政治实践.不论是个体实践还是政治领域,"诚"都有"性之"和"身之"两种展开方式.孟子的"诚"观念是对孔子"直"观念和《中庸》"诚"观念的深层发展,是孟子通过对二者的心性论改造而得来的."诚"观念集中体现着孟子哲学强大的实践力量,是理解孟子哲学与日常生活之关联的一条重要线索.
文献关键词:
孟子;诚;行动;德性;如实呈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志鹏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志鹏-.行动中的如实呈现——孟子哲学中"诚"的意义新探)[J].人文杂志,2022(12):48-57
A类:
如实呈现
B类:
孟子,多解,道德本体,精神境界,子思,淡化,道德行动,德性,挺立,立人,人的能动性,天人之际,先是,活动方式,矫饰,人通,天道,明觉,思诚,个体实践,道德主体,主体自觉,过切,政治领域,圣王,依其,本心,政治实践,不论是,展开方式,孔子,中庸,心性论,得来,实践力
AB值:
0.4428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