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文献摘要:
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运行不畅的症结在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缺位、错位与越位.发达国家履行其国际承诺不力,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绿色技术的实际所有者是跨国公司.应构建更为公平的绿色技术转让国际法制度,并通过国际法与国内法互动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将其在诸多国际条约中的承诺以国内法形式落实,通过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推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有效的技术转让.以PPP模式为代表的市场化机制可以激发跨国公司转让绿色技术的自发性.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影响力的过度膨胀导致定位偏差与功能越位,其应以软性方式协调南北国家观念差异,并发挥智力来源作用推动技术转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实践中的贡献在全球范围通过技术溢出方式已经展示出了积极的技术转让效果与较好的示范效应.
文献关键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技术转移;非国家行为体;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忠法;梁晨颖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 200433;上海公安学院法律教研部,上海 2001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忠法;梁晨颖-.论绿色技术转移国际法制度中的非国家行为体)[J].大理大学学报,2022(07):28-37
A类:
B类:
绿色技术转移,移国,国际法,非国家行为体,制度运行,症结,结在,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越位,不力,所有者,技术转让,国内法,互动机制,国际条约,法形式,发展中国家,PPP,市场化机制,自发性,定位偏差,软性,北国,国家观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元素,RCEP,技术溢出,展示出,示范效应
AB值:
0.23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