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异黄酮对高糖诱导的白内障防治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异黄酮对高糖诱导的白内障防治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给予0.3%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对照组(10只,给予10%高浓度果糖溶液),异黄酮低剂量组(9只,给予新型异黄酮1.0 mg·kg-1·d-1)和异黄酮高剂量组(9只,给予新型异黄酮10 mg·kg-1·d-1).采用血压仪检测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血糖仪监测大鼠血糖,眼底镜检查大鼠视觉.照相法记录大鼠晶状体的形态改变.取大鼠晶状体,采用Ellman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分解法测定晶状体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来估计脂质过氧化(MDA)水平;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硝基蓝四唑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从第4周开始,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较正常组上升(均P<0.05),异黄酮低剂量组和异黄酮高剂量较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降低(均P<0.05).4组大鼠第8周末形成白内障,与对照组相比,异黄酮低剂量和异黄酮高剂量组降低了3期和4期白内障的发生率(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异黄酮低剂量组和异黄酮高剂量组的晶状体混浊情况明显好转(P<0.05).异黄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GSH、GSH-Px、CAT、SOD和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氧化应激来预防白内障的形成.
文献关键词:
异黄酮类;白内障;治疗;氧化性应激
作者姓名:
王莹;王雨;孙鹏飞;陈娟
作者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眼科 727100;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727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莹;王雨;孙鹏飞;陈娟-.新型异黄酮对高糖诱导的白内障防治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01):40-44
A类:
B类:
高糖诱导,白内障,防治作用,周龄,Wistar,羧甲基纤维素,果糖,糖溶液,高剂量,用血,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仪,眼底,镜检查,照相法,形态改变,Ellman,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分解,分解法,过氧化氢酶,CAT,硫代巴比妥酸,脂质过氧化,比色法,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x,硝基,四唑,还原法,血糖水平,较正,平降,周末,晶状体混浊,明显好转,糖尿病患者,异黄酮类,氧化性应激
AB值:
0.2324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