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矿粒粒径对深海采矿扬矿泵磨损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矿粒粒径对深海采矿扬矿泵过流部件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DPM模型模拟泵内固液两相流动,并以基于流体动力学的Oka磨损模型仿真颗粒对过流部件的磨损,分析扬矿泵在不同矿粒粒径下的磨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矿粒粒径增大,首级叶轮及次级叶轮的前后盖板磨损量分布逐渐均匀,前盖板磨损量的集中区域从出口压力面向叶轮中部及进口吸力面转移,后盖板磨损量集中分布区域从进口吸力面一侧向出口压力面一侧转移,叶片进口和出口的磨损面积均逐渐增大;首级空间导叶及次级空间导叶的叶片背面进口磨损面积逐渐增大,在轮毂出口处磨损区域向外逐渐转移,且该位置磨损面积逐渐减小;当矿粒粒径从1.0 mm增大到5.0 mm时,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的前盖板最大磨损量分别上升132.9%和104.2%,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的叶片最大磨损量分别上升172.3%和142.5%,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的后盖板最大磨损量分别上升251.4%和102.3%,首级导叶和次级导叶的最大磨损量分别下降87.1%和74.3%.
文献关键词:
深海采矿扬矿泵;固液两相流动;矿粒粒径;磨损特性;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雪雷;刘厚林;谈明高;吴贤芳;张可可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雪雷;刘厚林;谈明高;吴贤芳;张可可-.矿粒粒径对深海采矿扬矿泵磨损特性的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2(11):1097-1103
A类:
矿粒粒径,深海采矿扬矿泵
B类:
磨损特性,过流部件,DPM,模型模拟,固液两相流动,流体动力学,Oka,磨损模型,模型仿真,磨损规律,首级,叶轮,次级,后盖板,前盖,集中区,出口压力,压力面,吸力面,分布区域,一侧,侧向,导叶,背面,轮毂,出口处,磨损区域,该位,最大磨损量,别下
AB值:
0.198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