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夜市的发展类型与治理逻辑: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调查与理论探索
文献摘要:
夜市是具有经济、文化等多元价值的社会空间,自唐宋延续至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采取文献收集、田野访谈等方法,基于实证调查和理论探索视角对夜市的发展类型和治理逻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活动特点和经营主体,可将夜市划分为流动夜市与固定夜市两种模式,前者包含流动摊贩、疏导区摊贩,后者亦有景区型、生活型和活动型的区别.通过典型案例考察,从供需视角阐释不同类型夜市在形态布局、服务范围、配套设施和行动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机制,比较分析了映现于空间特征的空间本质和作用于空间实践的空间治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夜市的多类型互补.建构了流动夜市的规范管制与柔性管理,固定夜市的政府引导与市场促进,以及引介第三方组织和重构公共空间场域为共同导向的治理行动框架,旨在为我国夜市的空间治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夜市;发展类型;差异机制;治理逻辑;整体指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操小晋;朱天可;朱鑫峰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操小晋;朱天可;朱鑫峰-.夜市的发展类型与治理逻辑: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调查与理论探索)[J].城市观察,2022(02):122-134
A类:
整体指引
B类:
夜市,发展类型,治理逻辑,实证调查,理论探索,多元价值,社会空间,唐宋,文献收集,基于实证,活动特点,经营主体,两种模式,流动摊贩,疏导区,生活型,案例考察,供需视角,服务范围,配套设施,行动目标,差异机制,映现,空间特征,空间实践,空间治理,多类型,柔性管理,政府引导,引介,第三方组织,公共空间,空间场域,治理行动,行动框架
AB值:
0.4265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