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寒荒漠区混播草地土壤水热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探究土壤水热变化规律及特征有助于人工草地高效利用水热资源.利用数理统计和多重分形理论,对比分析了青海省乌兰县藜麦毛苕子混播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土壤水热变化对降雨的响应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对草地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延迟效应;土壤含水率变化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呈"薄尾"分布,土壤含水率的变异主要由高值分布造成,并且主要为短距离变异;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相比,藜麦毛苕子混播土壤含水率较高,并且对降雨的表蓄作用较强.降雨对深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土壤温度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呈"厚尾"分布,其中0~10 cm土层变异强度最大,深层土壤温度主要为短距离变异,土壤温度变异主要由高值分布造成.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相比,藜麦毛苕子混播土壤温度较高,并且受降雨影响较小.综上,混播模式对草地土壤水热的影响存在差异,藜麦毛苕子混播较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在土壤水热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寒荒漠区人工草地充分利用土壤水热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混播;人工草地;分形理论;变异性;高寒荒漠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彦麟;汪精海;马文琼;马煜;吕亚茹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彦麟;汪精海;马文琼;马煜;吕亚茹-.高寒荒漠区混播草地土壤水热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2022(12):70-77
A类:
B类:
高寒荒漠区,混播草地,草地土壤,土壤水热,热分布,水热变化,人工草地,水热资源,数理统计,多重分形,分形理论,青海省,乌兰县,藜麦,毛苕子,燕麦,箭筈豌豆,土壤含水率,含水率的影响,延迟效应,中等强度,值分布,短距离,深层土壤,土壤温度,延迟性,土层,温度变异,受降,降雨影响,混播模式,热利用,利用土,资源提供,变异性
AB值:
0.245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