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覆盖模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于定西市安定区进行了为期3年(2017-2019年)的田间试验,以平作处理为对照,设置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和垄沟5种处理,研究了扁蓿豆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扁蓿豆生长第2年、第3年垄沟覆秸和平作覆秸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10 cm 土层,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和垄沟处理与平作处理相比,生长第2年、第3年平均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 24.4%、22.6%、33.9%、26.4%和3.4%;生长第2年、第3年平均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 19.2%、4.9%、108.3%、105.0%和0.9%.总体来说,各处理对扁蓿豆生长第2年和第3年草地0~10 cm 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且秸秆覆盖种植的土壤酶活性最高.
文献关键词:
陇中干旱区;土壤酶活性;扁蓿豆
作者姓名:
王玉霞;刘耀峰;鱼小军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定西市黄土高原旱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创新中心,甘肃陇西748100;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玉霞;刘耀峰;鱼小军-.不同覆盖模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22(01):102-110
A类:
陇中干旱区
B类:
同覆盖,覆盖模式,扁蓿豆,草地土壤,土壤酶活性,Medicago,ruthenica,豆种,种子生产,定西市,安定区,田间试验,平作,垄沟覆膜,地膜,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层,各处,秸秆覆盖
AB值:
0.1947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