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氮磷分施和间作对春小麦花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避免小麦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对资源的浪费,明确春小麦适宜氮、磷肥用量以及种植方式,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0(N0)、90(N1)、180(N2)、270(N3)kg/hm2共4个施氮水平,0(P0)、45(P1)、90(P2)kg/hm2共3个磷肥水平以及春小麦间作豌豆(JC)、春小麦单作(DC)2种种植模式,研究氮、磷肥分施和间作对春小麦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种植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均在N2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2、16.27、1.68 mg/g和25.37 mg/kg,碱解氮含量在N3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为67.83 mg/kg,且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效磷含量在N2水平下,碱解氮含量在N3水平下均显著高于N0;不同施磷水平下,间作种植土壤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在P2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7、1.83 mg/g和69.62、26.05 mg/kg,且在此施磷水平下土壤脲酶活性、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P0.种植模式×氮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蛋白酶活性;种植模式×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碱解氮含量.说明施肥和间作种植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在该试验范围内,间作模式下施氮量为N2(180 kg/hm2)、施磷量为P2(90 kg/hm2)时,效果最佳.
文献关键词:
春小麦;土壤酶;土壤养分;氮;磷;间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丹丹;姜彧宸;落彩林;冯月;王爱萍;董琦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 太谷 0308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丹丹;姜彧宸;落彩林;冯月;王爱萍;董琦-.氮磷分施和间作对春小麦花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22(10):1414-1421
A类:
B类:
氮磷,春小麦,小麦花期,小麦生产,过量施肥,磷肥用量,种植方式,随机区组设计,N0,N1,N2,N3,hm2,P0,P1,P2,肥水,间作豌豆,JC,单作,DC,种植模式,肥分,开花期,土壤酶活性,不同施氮水平,间作种植,种植土壤,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有效磷含量,下达,氮含量,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土壤碱解氮,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间作模式,施氮量,施磷量
AB值:
0.2053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